互聯網時代的來臨,催生了新的媒體形式——網絡新媒體,人們開始探索在互聯網時代怎么和新媒體契合。大家都說
傳統媒體已經是過去式了,哪些廣告在傳統媒體中已經沒有從前那么有效了,可是很少去思考其中的原因。據報道:“在網絡新媒體的環境影響下,央廣的廣告收入結構上來看,也反映出這個趨勢,央廣以前品牌廣告占據70%到80%,現在僅占據30%到40%,反而促銷廣告在上升!蹦敲丛蚴鞘裁戳?
廣州品牌策劃公司跟大家一同討論一下。
第一,過去,品牌不夠鮮明或者品牌數量少的時候,可以靠品牌樹立認知、樹立
品牌形象,形成競爭優勢,但是今天,品牌本身并不能代表品質和消費者真正的多元化需求,品牌作用自然就會下降。
第二,消費者行為變了。在過去的傳播過程當中,消費者的行為過程是“認知、理解、認同、行動”的公式。今天這個公式變成了:需求、喚醒、信息、搜索、購買,然后二次傳播、分享。所以廣告產品不變就是等死。
第三,更主要的是,跨界帶來的業態沖擊無法預見。過去風險很容易評估的,對手很明確就在眼前,而今天我們用望遠鏡看不到的風險眨眼之間就會出現在我們面前,而且一記重拳把我們擊倒,銀行、電信不都是這樣嗎?所以這個時候你的品牌再牛,又能怎樣?
換句話說,如今,遍地撒網式的
品牌策劃手段的作用,并不像以前那么明顯,反而是實實在在的促銷型或者“品牌+促銷型”廣告更顯作用。
如何抓住促銷型廣告?
你能想到,作為傳統媒體的廣播,一個僅僅靠聲音傳播的媒介,如何做大數據營銷嗎?央廣就充分利用了大數據的優勢實現了與廣播的完美結合。
第一,促銷要想打動消費者,必須能用幾個關鍵詞觸碰到消費者的內心深處。央廣以前是單個版本輪回播放,加深記憶,現在是一個客戶七十多個版本,巡回播放,總有一個需求能刺激你。
第二,創意要快,借機營銷。當對手學會的時候,已經晚了,這是互聯網思維里的一個核心,今天上午發生的事件,下午就能在廣告形式中出現。
第三,必須使用互聯網語言和互聯網思維,因為它們最大的特點就是易傳播。
第四,甲方數據絕不含糊,F在還利用媒體自己的指標比如到達率、市場占有率,分析廣告效果,那不是瞎扯嗎?我們得分析人家客戶那頭到底完成銷售額多少、每單成交額多少、每單廣告推廣費是多少、萬元銷售額對應的廣告成本是多少,這才是甲方數據。對于甲方來說,只要投入產出合理,促銷型廣告就可以繼續投,這是一個比品牌廣告更廣闊的市場空間。